日前,城区德胜街社区微网格员王亚华拎着卫生纸、牙膏等生活用品敲开居民孙大爷的家门。
孙大爷行动不便,子女也不在身边,因此购买生活用品一度成为令老人头疼的事。孙大爷通过社区微信群寻求帮助后,为老人代买生活用品就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做的事。“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周到又贴心。多亏他们的帮助,我的生活才能这么方便。”孙大爷说。
和孙大爷有同感的还有家住天成巷的杨女士。“以前去社区办事,因为没带齐证件或者不熟悉流程跑了好几趟。”杨女士回忆起办理某项业务时的遭遇,直呼“麻烦”。然而现在,杨女士没了这方面的烦恼。前段时间,杨女士的女儿从天津返回阳泉,只在社区“信息报备小程序”上登记了信息就完成了报备。“不用跑社区,减少了人员接触,不仅方便,还安全、放心。”杨女士说。
在德胜街社区,这样的事情并非特例。因为贴心的服务,德胜街社区先后获得全国“最美志愿服务社区”、山西省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、山西省“文明社区”等荣誉。
网格化管理
提升服务居民水平
结合实际,德胜街社区按街巷划分为8个网格,将社区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,确保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不留盲区。
近年来,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,提升服务品质,德胜街社区以“最多跑一次,服务零距离”为目标,大力推行“全岗通”服务模式,认真落实“符合条件立即办、跟踪服务主动办、材料不全帮着办、重大事项优先办、群众有难上门办”的工作理念,实现社区工作人员“全岗通”,变“一人一事”为“一专多能”,让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,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同时,德胜街社区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,织密小区“互通网”,社区65个微网格全部建立网格服务微信群,便于快速收集信息,及时处置上报,确保问题有人解决、矛盾有人化解、困难有人帮助、隐患有人整改。“居民离社区最近,在社区办事的方便程度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”德胜街社区主任张振云说。
区域化联盟
实现共建共治共享
贯通“五级架构”、做实“三张清单”、推进“三个融入”、倡导志愿服务……德胜街社区一连串的工作创新,跑出了便民的“加速度”,换来了居民的满意。
德胜街社区建立了“街道大工委—社区大党委—网格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中心户”基层党组织五级架构,掌握居民需求清单、挖掘资源清单、对接项目清单,积极打造“驻地单位党组织融入社区党组织,驻地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融入社区党委班子,在职党员、社会组织、行业商圈融入社区网格”的为民服务体系,使“小事不出单元、大事不出网格、难事不出社区”,形成“需求在网格发现、信息在网格采集、隐患在网格排查、矛盾在网格化解、服务在网格开展、问题在网格解决”的格局。
志愿者联动
擦亮最美社区名片
德胜街社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,以持续开展的“幸福社区”创建为横轴,以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纵轴,标注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高度。目前,社区注册志愿者已有600多人,组建“海瑞疏通”“靓家园”等13支志愿者小分队。
德胜街社区还制定了志愿服务制度、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,对志愿者活动进行分析统计,对各个服务项目定期总结,开展服务互评,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效果。在探索推进社区、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者“三社联动”的基础上,自提标杆,积极创新,融入社区志愿者,形成“四社联动”。同时,培育孵化多个社会组织,组建健康服务、法律援助等13支以“喜洋洋”为品牌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,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(荆倩)